2012年NBA总冠军是迈阿密热火队,在常规赛阶段,迈阿密热火取得了46胜20负的战绩,排名东部第二,在那个赛季的季后赛中,迈阿密热火队在季后赛中接连战胜纽约尼克斯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俄克拉荷马雷霆队获得了总冠军。
迈阿密热火队,在总决赛上,面对阵地防守强悍的雷霆,热火主帅斯波尔斯特拉摆出了特别的阵容,乔安东尼和图里亚夫等中锋没有上场,除三巨头外,增加了三分射手的出场时间。
热火在俄克拉荷马首战告负,但之后连胜四场,以大比分4比1赢得队史上第二座NBA总冠军。
是迈阿密热火队,总决赛首场于2012年6月13日拉开帷幕,雷霆主场战胜热火先下一城,总比分1:0领先。2012年6月15日第二场,热火4分险胜雷霆将总比分扳成1:1,并暂时夺得总决赛主场优势。
回到主场后的迈阿密热火连下3局,以总比分4:1淘汰雷霆,获得队史第二座总冠军奖杯。詹姆斯凭借稳定、出色的发挥荣膺总决赛MVP。
2012年冠军:热火队
2011-12赛季几乎是十多年前联盟停摆的重演。和1999年不同的是,2011-12赛季在12月重启,常规赛缩水为66场比赛;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当时联盟最年轻的MVP德里克-罗斯受伤,赛季提前报销。在常规赛中,公牛是东部最好的球队,但是没有了罗斯,公牛队在第一轮就被76人给“黑八”了。最终,这次受伤也标志着罗斯和他的黄金时代的结束了……
热火最终获得了2012年NBA总冠军,这是三巨头救赎之旅的首次胜利。客观地说,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年再次赢得了冠军,在2012-13赛季,他们完成了82场比赛,从而消除了所有关于他们在2012年获得星号冠军的质疑。
那其实就是一次很普通的换人,只不过很多球迷喜欢从结果反推原因,再加上一些评论员刻意制造话题,从而放大了那次换人的影响,波波维奇考虑的是最后要防守三分,邓肯移动速度慢,有可能换防不及时,如果邓肯没被换下,热火第一次三分就命中了,可能又会有声音说最后应该上小个子,保证换防速度。
这次换人恰恰说明波波维奇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不像某些教练,最后必须让当家球星在场上,这样输了自己责任也小一些。
与其相似的事件还有奥运会中国队打西班牙,最后时刻换下王治郅。也有很多阴谋论。一种说法是,篮协不希望王治郅成为英雄,因为他有黑历史,这纯属胡扯,要是真是这样干嘛让他进国家队啊?还有一种说法是,最后时刻要让姚明当英雄,也很扯,其实那次换人没那么多弯弯绕,跟邓肯很类似,王治郅也是移动速度慢,防守能力相对不如姚明,教练员有自己的考虑。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雷阿伦的那个三分堪称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
这个换人由如今的结果来看是失败的,但并不是不合理。邓肯被换下或许跟那两个篮板球有关系,又或许没关系,当时尽显疲态的邓肯,在移动速度和防守效率上已经很吃力了,换上体力和移动速度更好状态的球员上场来限制骑士队的外线。
戏剧性的就是,第一轮进攻防下来了,可丢了篮板,波什抢下进攻篮板,传给底角的雷阿伦,教科书式出手打进三分,比赛被拖进加时,最终马刺输掉系列赛。
这就好比做选择题,一个是高概率事件惨败低概率事件,即换下疲惫的邓肯,马刺防下那次外线进攻,这个概率有六成,马刺抢到后场篮板球的概率也有六成。而不换下邓肯,马刺防守下来那次进攻的概率只有五成,而抢到后场篮板的概率有七成,综合概率换下邓肯更有利于球队取胜。
可事实是,低概率事件的墨菲定律主导了那个结果,比赛没那么多如果,存在的结果是少有的,所以精彩,所以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