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
1990年亚运会奖牌的形状为圆形,正面中央印有亚运会会徽和“XI ASIAN GAMES BEIJING 1990”字样,周围有12个星星代表1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会员,背面为奖牌的种类和颁发日期。此外,在奖牌的设计上,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龙纹和云纹,使奖牌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种奖牌形状简洁大方,寓意深刻,也成为了历届亚运会奖牌设计的经典之一。
1990年亚运会的奖牌形状是圆形,直径为70毫米,厚度为8毫米。奖牌正面为亚运会会徽,上方为“XI ASIAN GAMES BEIJING 1990”字样,下方为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姓名、国籍和项目。奖牌背面为中国国徽和“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字样。这种设计体现了亚洲各国参赛运动员在中国北京举办的亚运会中共同竞技、友谊和和平的精神。
1. 是张艺谋。
2. 张艺谋作为中国著名导演,具备丰富的导演经验和才华,他在过去的作品中展现了出色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导演才华,因此被选为。
3. 张艺谋在导演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声誉,他的参与将为北京亚运会的筹备和演出带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意,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
第1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导演是吕艺生。
1990年9月22日下午,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
36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5200运动员参加27个比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角逐,经过14天的激烈竞赛,亚洲各国运动员创下一连串辉煌的纪录。中国健儿和各路健儿一起,刷新42项亚洲纪录和98项亚运会纪录,打破4项世界纪录,超6项、平5项世界纪录、中国选手喜获大面积丰收,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第一,即: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总计341枚。
北京举办亚运时,国家的经济总量,根据查询,当时的经济总量大约为1.89万亿,当时比现在差很多,从北京亚运后,北京乃至全国,开始了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