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必须国王杯和西甲第一,因为梅西拿得最多。
而国家队美洲杯必须第一,因为梅西代表智利拿了2次。
欧冠是啥玩意?因为梅西被大逆转2次,所以含金量很低。
世界杯?因为梅西淘汰赛没进球,所以毫无意义的比赛。
阿根廷?显然是足球弱队,比不过国足。反正梅西赢不了的比赛含金量就肯定低,梅西赢得比如西甲和国王杯,含金量绝对高。而踢智利赢下2次每周杯含金量更是吊打贝利和老马。无可争议的智利球王。
这个问题问得很没有技术含量,首先,影响力量最大的就是欧冠,欧洲冠军杯
国王杯和足总杯,这都是国家内部联赛,而欧洲冠军杯则是欧洲各大联赛的顶级俱乐部间的对决,历史上,拿过欧洲冠军杯最多的球队也不过12次,是皇家马德里,皇家马德里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他是夺取无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的粉丝球迷,某种意义上来说,欧冠的影响力甚至大于世界杯的影响力,欧冠每年都有,而世界杯是每四年才举行一次,欧冠参赛的球队都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球队,欧洲五大联赛的球队,参赛的球队都拥有各大洲的顶级球员,像今年的欧冠冠军利物浦,前锋球员马内来自非洲,萨拉赫来自埃及,菲尔玛诺来自巴西南美,其他各条线上都是来自各自国家的顶级球员,也都是国家队的主力或者常客
总体来说,欧冠又称为小世界杯,影响力毋庸置疑
首先他们是三个层面的足球竞技,就含金量而言没有办法去做比较,怎么比较好像都不是很有说服力。
欧冠由欧洲足协联合举办,联赛由各个俱乐部最高级别的联赛成员组成,足总杯由各个低级别和高级别的俱乐部一起参加的比赛,
因此理论上联赛含金量要高于足总杯。
由欧洲各个俱乐部的欧洲联赛成绩决定下赛季的比赛名额的。由于是各个联赛的前几名参赛,理论上要比联赛和足总杯含金量要高。
最终就含金量而言,得出理论上的结论;
欧冠>联赛>足总杯。
但是就拿今年的来说,利物浦欧冠冠军,联赛第二,曼城联赛冠军,欧冠16强。就含金量而言,是欧冠还是联赛呢?怎么比较,按常理的话利物浦欧冠冠军应该联赛第一,杯赛也第一才对。因为他含金量最高,事实确不如此。
而曼城联赛第一,利物浦联赛第二拿了欧冠冠军,曼城更不应该止步16强了。
不过从影响力,知名度,奖金,重视度来说都是欧冠第一,联赛第二,足总杯第三。
不请自来。
欧冠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是所有欧洲联赛的球队都想得到的,是代表最高荣誉的。国王杯是西甲的一个杯赛,足总杯是英超的一个杯赛。
欧冠的分量越来越重,获得欧冠是不容易的,几乎所有顶尖的球队去竞争。比如今年抹欧冠冠军利物浦,他们在淘汰赛上战胜了拜仁慕尼黑这个德甲霸主,波尔图这个葡萄牙老牌强队,巴萨罗那这个西甲的冠军,可以说无论从技术还是商业价值来说,欧冠的分量最重,每年的欧冠决赛都是欧足联的重头大戏,吸引世界各地的球迷观看。想要得到欧冠冠军,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和运气。
足总杯和国王杯都是英国和西班牙国内的杯赛,都是本国的球队参加,这也是除了联赛以外的杯赛,现在的球队基本不怎么重视这样的杯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给可能得不到联赛冠军的球队一个安慰罢了,除了本土球迷,基本观看的很少,除非你是球队的死忠或者有激烈的强强对话。
2019年6月2日,2018-2019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利物浦2比0战胜热刺,第6次夺得欧冠冠军,据说本次全球观看直播人数达到了3.5亿人,可见欧冠的含金量不是一般的大。在俱乐部每个球队都希望把联赛冠军、欧冠、国王杯、足总杯都收入囊中以致来证明俱乐部的价值。我们来了解一下欧冠、国王杯、足总杯哪个的含金量高。
1、欧冠
欧冠就是欧洲冠军联赛是欧洲足球协会联盟一年一度主办的足球比赛,是欧洲所有俱乐部的最高荣誉和水平,也是奖金最高的足球赛事之一,被誉为是全世界最高素质、最具影响力的俱乐部赛事,欧冠以前也叫欧洲俱乐部冠军杯,是欧洲五大联赛的俱乐部在各自联赛中常规比赛的前四名才有参赛资格,可谓是强强对决,历史上夺得欧冠次数最多的要数西甲联赛皇家马德里俱乐部达到了13次。
2、国王杯
国王杯是“西班牙冠军-国王陛下杯足球赛”是西班牙的一项足球赛事,国王杯参赛资格不论俱乐部大小都可以参加不管是乙级、丙级还是丁级俱乐部只要通过资格赛都可以有机会夺得冠军,有点类似我们国内的足协杯。因为国王杯是不同等级的球队参加,有很多甲级球队为了其赛事,都不愿让球队的绝对核心参赛,相反很多乙级丙级球队都愿意参赛和强队切磋。所以国王杯含金量不如联赛冠军。
3、足总杯
足总杯是英格兰足协主办的赛事跟中国的足协杯一样,足总杯和国王杯是级别相同的赛事,只是一个是西班牙主办,一个是英格兰主办的国内赛事,比赛规则也大同小异,只不过足总杯经常有低级别的俱乐部淘汰高级别的俱乐部,也是和他们本身不太重视有关系,如果一只球队有机会拿欧冠教练绝不会冒险去争足总杯。
俱乐部的各个杯赛都有不同的意义,都希望拿到本赛季的大满贯,这也是他们的愿望,如果说含金量的话欧冠是大家首要争夺的,其次就是各自的联赛冠军,再次就是国王杯或足总杯。
你们还有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关注!!!
他是“三冠王”曼联永远得不到的男人!
不知道题主所谓的“当年”是指哪年?齐达内在足球生涯中有过两次重要转会,一次是1996年齐达内从法甲波尔多转会到意甲霸主尤文图斯,另一次是2001年齐达内从尤文图斯,以创世界纪录的身价,转会到西甲足球豪门皇家马德里。至于题主假设说“说齐达内当年转会去曼联会怎么样”?咱们要知道,当初的英超可不是现在的英超。
那个年代的英超联赛,并非最好的平台,在球星质量和球星工资待遇方面,都不如意甲或西甲联赛,哪怕1999年弗格森率曼联完成了欧冠、英超和足总杯的“三冠王”伟业,但是弗格森在招揽齐达内、里瓦尔多和巴蒂斯图塔的过程中,仍然遭到他们的拒绝,说明曼联就算是当时的英超霸主兼“三冠王”级别的球队,但对于金球奖级别的球星来说吸引力还是不够。
实际上,在C罗之前,英超联赛也只出过欧文一个金球奖得主(90年的英超球星进金球奖前三都很少见),各种转会身价纪录或年薪纪录,也都不是出自英超联赛。
在意甲联赛,像雷科巴这样轮换球员都能获得750万美元的高薪,而在同时期的英超联赛,曼联“三冠王”队长基恩,在获得英超联赛最佳球员的那个赛季,只想把年薪从200英镑万涨到260万英镑(英超第一高薪),都被曼联拒绝了好几次才加薪成功,可见英超联赛当时对于球员的待遇并不算高。
这点也可以理解,毕竟在90年代的时候,英超联赛才开始走出“海瑟尔惨案”的停赛期,英超对外援的吸引力实在太有限了,无论是欧战战绩、技战术风格还是球星待遇,都谈不上顶级。而1996年的时候尤文图斯是欧冠冠军,之后两年又两进欧冠决赛,在意甲“小世界杯”时代也经常夺冠,对于1996年的齐达内来说,明显更有吸引力,2001年的皇马有“银河战舰”计划,对“一年一巨星”的期待值,也能吸引到2001年的齐达内。
相比之下,无论是1996年还是2001年的曼联(哪怕是1999年的三冠王曼联),对于齐达内这个级别的足球巨星来说,缺乏这样的吸引力。英超联赛对球员吸引力变高,也是2004年以后的事了。至少在90年代,英超联赛所谓的“顶级外援”,如坎通纳,佐拉或博格坎普(包括后来的亨利)这样,基本上也是在其他联赛踢得不愉快,才会选择去英超联赛“技术扶贫”,但齐达内在尤文图斯和皇马过得都很滋润,怎么可能去当时的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