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给莎莎多多加油,比赛期间不要提那些观感不好的东西了,专注孙颖莎,也别老是强调单打加油,既然参加了莎莎肯定是三项都全力以赴的,三项都加油吧!
另外单打还是希望莎莎继续放低位置去拼,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希望大家也继续放低位置,像前几天一样为莎莎加油就行。多攒人品,多积福!
说实话,蜡烛有些偏心了,希望莎莎能走到最后实现她的大满贯。不过,蜡烛觉得小枣也挺好的,但,没办法!大家说呢?
刘诗雯宝刀未老,仍然坚持,让人佩服,优势是有丰富的经验,弱势是体力问题,若是持久战的话,会吃亏。(小姐姐真的很漂亮,笑起来很美。)
孙颖莎,新生代里面的佼佼者,也有过很多大赛经验,对抗外国选手,特别是日本选手,心理和实力都占据上风。(可爱的皮卡丘,哈哈😄,捏脸杀)
刘和孙各有优势,而且也互相很了解,谁能获胜就看经常发挥了。
感谢邀请!孙颖莎应该说在乒乓球上有极高天赋,不应该被定义为天才。国乒人才济济,能够打入国家队的如果都被称为天才,那天才岂不太多了?莎莎受到了广大球迷的喜爱,在东京奥运会又下首功,但过于吹捧她还是不利于她的成长。下面也来谈一谈“暴力莎”适应球拍的过程:
很多细心的球迷也发现,莎莎在全运会、乒超联赛中也出现了接连输球的状况。奥运会上打伊藤稳、准、狠的“暴力莎”到了国内比赛中,竟然变成了失误满天飞的“送分童子”。失误率居高不下,确实跟球拍有一定的因素。
1.新球拍磨合超过一个月,半决赛决赛才找到感觉。莎莎是在全运会前半个月更换的新球拍,到现在算起来已经有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了。球员对于新球拍的适应期要经过两个阶段:一个是平时的训练试打阶段,另一个就是比赛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全运会开赛前,莎莎回河北队备战时,应该是在新球拍上有了反复的训练试打,找一找新“武器”的手感。但训练与实战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我本人也打乒乓球多年,对球拍的轻重、底板弹性的大小,以及海绵的厚度、胶皮的硬度对你的击球发力都是不同的。如果更换球板弹性好、胶皮硬高,你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发十分力来进攻了,用十分再击球的话,加上球板、胶皮的特性,你这个球很可能就要打飞了。
莎莎在全运会女单决赛对阵王曼昱时,虽然以0:4败下阵来,但每局的比分都十分接近,而差的那2个球,其实就是她的失误造成的。那么“暴力莎”为什么非要在大赛前更换新球拍呢?临阵换枪这不是大忌吗?实际上,莎莎换球拍是个必然的选择,如果不换球队她会输得更多。“暴力莎”的技术特点在于,靠前三板正手抢攻得分居多,而反手相持相对薄弱。在2020年世界杯负于陈梦的赛后采访中,莎莎自己也说:“我现在反手相持的力量、速度还是跟她有差距吧。”奥运会再度负于陈梦之后,莎莎应该是下决心要换拍子了。
孙颖莎肯定是天才,但对于适应拍子时间长短来说,这没必然联系。
为什么孙颖莎要换拍子?
陈梦全锦赛换的,鳗鱼全运预选赛换的,技术进步改革加上对手改变,孙颖莎也不得不换,而且巴黎周期有点短,乒超结束马上就是世锦赛,这个时候换是最好的时机。
至于说孙颖莎已经完全适应了现在的拍子,为时尚早。
换拍子之后和鳗鱼陈梦大迪的几次交手,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相反暴露出来不少问题,尤其是正手反手缺一板一锤定音的球,相持很多,但只是多,缺点蓄力爆发的球。
从这点上来说,换拍子也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对大迪显示出了一部分改变,但还是不够,要想拿下世锦赛冠军,不仅要适应拍子,更重要的是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