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日本2020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原来按计划是在2020年举办,但由于2019年底新冠(COVID-19)疫情的暴发,并于2020年蔓延全球,疫情并不见好转,经国际奥委会与日本奥委会的多次协商,东京2020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举办,但2021年疫情并没有大的好转,国际奥委会和日本奥委会考虑到日本防疫的压力和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决定奥运比赛场地不许观众进场观看。
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国际奥委会宁可推迟,既不利于运动员的发挥,也违背现代体育的基本精神。
首先,举办国不允许。举办奥运会的国家除了展示国家形象,还有通过举办奥运会加快本国产业升级的目的,比如旅游,物流、交通、住宿等相关产业。这个不仅仅需要运动员还需要大量来观看的观众。如果空场就很难实现,举办国举办奥运会的医院就会大大下降。
其次,赞助商不允许。现在奥林匹克商业化已经非常成熟了,虽然很多国家都在亏空办奥运会,但是商业赞助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观众,就预示着关注度大大下降,企业就很难从奥运会中获取高的关注度,赞助意愿就会大大折扣,这对举办国无异于雪上加霜。
再次,运动员不允许。没有观众的体育场和有观众的体育场,比赛的结果是截然不同,没有人喝彩的比赛,成绩不会好,比着有什么意思,就是有成绩,含金量也不高。没有一流成绩,还会被记录在奥运历史上,无疑是国家和运动员的不容忍。
最后,国际奥委会不允许。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宣传奥运精神,让奥运会一届一届办下去,没有观众,如果举办国赔本赚吆喝,赞助商赚不到钱,奥运会就办不下去了,国际奥委会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作为爱国的中国人,对于R国发生的事件,总有一种矛盾情绪。
东京奥运会部分场馆空场举办,知道这个消息,心里咋有点窃喜呢,这个心态是不是要不得啊!
可是,很多网友咋跟我同频呢。
第一,受疫情影响,东京奥运42个竞赛场馆仅有3个允许少量观众入内,为此国际奥委会将在比赛现场放置屏幕,展示正在线上观赛的观众画面,不同国家(地区)支持者可为自己的队伍欢呼。赛场还将利用沉浸式声效系统,现场播放往届奥运赛场上的欢呼声,“让运动员感到他们仿佛被观众包围着”。
第二,疫情影响下,如果选手进入了争夺金牌的决赛阶段却在新冠检测中呈阳性,那么他必须选择弃权,不过他能直接获得一枚银牌,而不是一无所获。新冠密接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6小时的检测结果若为阴性,他就仍然可以参加比赛。
第三,与中国代表队最紧密相关的规定是,出于防疫考虑,东京奥运乒乓球比赛中不允许选手用手接触球台及向球吹气。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历来有用手擦球台上汗水,以及发球前对球吹气的习惯
<大奇讲故事>
能够承办大型夏季奥运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世界大国。
除了1984年米国洛杉矶承办夏季奥运会少许赢利以外,其他所承办的国家都以亏损告终。
为何出现如此现象?
难道历届承办奥运会的国家,心甘情愿去做冤大头。
不!
实际上承办奥运会,恰恰能体现出承办国国家综合国力,并充分展示科技,经济,文化实力。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东京奥运会,会给我们更多的科技遐想。
真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全力打造出一条东京新干线,并作为国家名片,向全球推广,可以说家喻户晓。
2020年东京奥运会,虽推迟一年,可疫情仍无法掌控,从而许多参赛国不参赛,甚至比赛场上没有观众。在如此恶劣情况下,日本仍执着地去承办东京奥运会,从而展示世界大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