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是个年轻的联赛,很多方面还在慢慢探索。
曾几何时,一些不法的足球经纪人,唆使年青球员签约他们自己控制的国外俱乐部,然后坐地起价,高价卖给国内俱乐部,谋取暴利。这种行为,严重挫伤了青训培养方的积极性。
鲁能一直是青训的领先者,同时也被坑得最惨。
如何保护青训培养方的积极性,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个需要足协的鼎力支持,完善相应的法规。
巴西一直是球员的出口大国,巴西很多俱乐部是靠输送球员来维持球队运转的。巴西有一套比较完整和完善的球员转会制度,以保证俱乐部在球员转会过程中的利益。
球员培养和转会方面的事情,中国足协不妨到巴西去取取经。
曝出山东鲁能夏窗买入葡萄牙籍球员德尔加多却秘而不宣确实挺令人意外的,而在得到这个消息时,除了事件本身出乎意料,也不禁又使人有点迷惑,在相继买入两名21岁外援之后,山东鲁能明年中超这是要在赛场刮起青春风暴吗?能行吗?
其实鲁能早在引进格德斯时就透露出一丝玄机有点让人看不懂,而这次又曝出买入德尔加多,让人更是一头雾水。大家都知道,中超球队不能说急功近利,至少目前也是主要依靠外援打天下,再加上好外援都价格不菲,不用就是浪费。拿今年来说,典型的就是一方的卡拉斯科盖坦特别是恒大的塔利斯卡等,来之则能战,即俗称即插即用。
但鲁能引进格德斯却不是按这样的套路出牌,虽然声称格德斯刚来要逐步适应中超以及球队,可现今回头看,再结合买入德尔加多,看来鲁能当初就没指望格德斯今年能打主力挑大梁,而德尔加多似乎未来可能也会如此。因此,现在有一点似乎明确了就是鲁能如今眼界开阔注重在世界范围挖掘年轻球员,为未来培养。至于是不是来年就靠他们来为鲁能征战中超和亚冠,显然可能性不大,如果能留队,起码不会以他们为主力。
毫无疑问鲁能买入两小将外援是着眼于未来,而采取的策略在像格德斯身上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在鲁能和中超先试着打打看,如果可以就留下在中超锤炼锤炼,如果暂时满足不了俱乐部需要,就可以采取租借等方式在其它联赛和球队再锻炼。就格德斯来说,我想鲁能在本意上还是想要用一用,毕竟他在巴甲有过一段证明自己的经历,虽然鲁能最近比赛任务紧迫,但只要时机合适,李霄鹏一定还会多些派他上场多些考察,至少为来年阵容配置提供依据。
显然在格德斯需要进一步观察,而德尔加多几乎是未知数的情况下,明年的鲁能如果还想以争冠角色出现,可以肯定球队外援还是会以塔尔德利佩莱等能力水平为最低要求,甚至还要更高。否则,想要以格德斯和德尔加多为主在球场刮起青春风暴来实现争冠目标几乎是不可能。
当然鲁能青训不差,但从全国来看,毕竟中国足球青训在整体上还是落后,虽然称格德斯和德尔加多为“小将”,但他们毕竟还是属于足球先进国家的正统青训体系培养。而引进年轻外援,即说明鲁能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和视野,也可以看出鲁能更务实的俱乐部经营理念。如今强如恒大上港都是投入巨大似乎都有些不堪重负,如果未来足协真的实行俱乐部财务独立考核制度,显然鲁能现今做法如能取得成功,既可以保证俱乐部走上良性经营发展道路,又可以确保球队实力不受太大影响。虽然相比较现如今鲁能投资额不大,但免不了投资都会有风险,祝鲁能好运。
我想先问一下提问的朋友,你知道鲁能每个年龄段有多少学员吗?你觉得怎么样才算是在鲁能有前途?一个成年一线队也就几十个人,但年龄结构却可以横跨十多年,你算过鲁能这些年龄段的梯队有多少人吗?你不觉得这问题你问的可笑吗?
中国足球与鲁能青训有关的现象有以下几点。一,鲁能很重视,投入足够。二,青训成绩突出,多年来基本都是各年龄段冠军。三,各职业队有很多鲁能出品球员。四,鲁能自己留下的青训产品后期发展很一般,倒是走了的有的超出预期。五,鲁能青训出品从未有中国足球的代表级人物,如范志毅,孙继海,郑智等。六,国家队主力阵容鲜有鲁能出品,就是进23人大名单的也不多。
鲁能青训的理念口号:
1)以“人才培养”为第一宗旨和最终依归,成绩次之!
2)提升人才的门槛;所谓人才,标准必须是立足五大联赛,而不仅仅是入签中超,成为中超主力!
3)至于人才培养的方向,那就是必须培养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个性派球员!
鲁能足校成立于1999年,距今已20年,源源不断的为鲁能一线队和中国联赛输送着优秀的人才,而鲁能的青训体系正是以鲁能足校为基础,再加上以下三种锻炼模式:
1、14-18岁优秀球员送去巴西体育中心进行融入式培养,同巴西球员一起混合式训练比赛。每年的正式比赛45-60场。
2、18-23岁优秀球员送去葡萄牙锻炼。特别是葡超青年队联赛,不仅水准在全欧洲屈指可数,政策亦是蔚为难得:不设非欧盟球员限制,符合条件者18岁就可以注册;上场亦不受名额限制。而且由于联赛金字塔设计合理,大量与葡超水准不相上下的葡甲葡乙俱乐部的存在,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接纳着葡超俱乐部培养的青年球员。通过大量的比赛进行锻炼。
年轻球员能不能踢出来,还是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努力。山东鲁能的拥有中国最出色的青训体系之一,这个毋庸置疑,鲁能一线队内有大量的自己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包括中超、中甲等职业联赛赛场也到处都有鲁能青训出品的身影,这些都是鲁能出色青训的体现。不过,鲁能青训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多,但非常突出、拔尖的却屈指可数,这也是鲁能青训面临的一个问题。
现在鲁能阵中,各个年龄段的青训球员非常多,包括85/87年龄段的周海滨、崔鹏、张驰,89的郑铮,93的吴兴涵、刘彬彬、成源、王彤、齐天宇、韩镕泽,95的刘军帅、刘洋、曹盛,这样人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己的表现获得了位置。但其中也有些至今没提出来的,成源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王彤、吴兴涵等人已经在一线队踢了多年主力的时候,作为同年龄段的成源至今只能混迹于预备队,中超赛场鲜有机会。这与其自身位置与外援重叠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是自身实力确实没达到脱颖而出的地步。
现在鲁能阵中的陈科瑞、田鑫、李海龙等人,这个赛季也得到了不少的出场机会,不过目前看,这批U23球员里还暂时没有能脱颖而出的球员。不出意外,这些球员还会获得可观的出场时间,就看谁能把握机会上位了,就像上赛季的刘洋、刘军帅那样。
尽管鲁能青训号称中国的“黄埔军校”阿贾克斯兵工厂,但是这些年从青训中真正走出来发光发热,被鲁能扶正的年轻人屈指可数,甚至说很多好苗子都被荒废掉,给别人做了“嫁衣”,像徐阳,买提江,其他的包括现在的一些成员,眼看在鲁能熬不出头,等不到明天,干脆出去闯荡,有的还真就闯出来自己的一片天。这一点像极了山东男篮的模式,不缺乏年轻球员,之前在国青国奥发展顺利,但是回到鲁能就因为竞争激烈得不到机会,我们不能否认鲁能青训给中国足球做出的杰出贡献,但是似乎培养出来没有给自己的前方输送球星,反倒是间接的帮助了兄弟球队,这种变向“慷慨”往大了说是鲁能大度,认真的说是鲁能的机制和体系出了问题,反其道而行,最终的结果是像成源郭田雨一样,要么在预备队头陀岁月,要么趁着年轻转投其他球会,磨练球技,争取曲线救国,重回鲁能。总之作为鲁蜜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个人认为,题目中所说的山东鲁能把自己的青训球员外租,而又不断的引进年轻球员并不是自身青训不行,而且恰恰相反。
先来看,本赛季前山东鲁能将队中的外租的球员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前锋郭田雨和中场姚均晟了,这两名球员是国青和国奥的绝对主力,上赛季也都在鲁能获得了中超上场机会。而鲁能之所以选择将两人外租,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球队中锋位置上有前意大利国家队主力佩莱,中场则有现役中国男足国脚蒿俊闵和比利时国脚费莱尼,两人留队也不可能获得什么上场机会,相反租借到天津天海和武汉卓尔这样的定位保级的球队更能得到锻炼。
而除了郭田雨和姚均晟之外,鲁能还将王炯、田玉达租借到北京北体大足球俱乐部,柏天赐租借到昆山足球俱乐部,唐启润、欧力租借到昆明昆陆足球俱乐部,目的也都是希望这些有实力的球员在涨球的年纪获得更多的上场机会。
此外,鲁能并不是将有实力的球员都租借了出去,而是留下了段刘愚、刘超阳等更年轻的优秀青训球员应对U21政策。而引进罗安东、宋文杰、黄聪、吴雷四名年轻球员大概率是为了预备队联赛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