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球员在泰达时有的是职业生涯顶峰时期,有的是末期,仅仅以在泰达的表现做比较的话,佐里奇综合防守能力最强,无论是一对一抢断拦截还是高空球都是中超顶级,唯一弱项就是速度相对慢点,但是他的选位和合理利用身体卡位以及扩大防守范围的铲断足以弥补。晓晓高空球和一对一能力也不错,但是没达到佐里奇那种统治级别,亮点在于任意球水平,曾经补时绝杀。古斯塔博来天津时年龄不小了,经验丰富,技术纯熟,经常背身拿球过前锋,但是速度和身体条件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主场踢球时经常调动球迷情绪,倒地之后鲤鱼打挺站起来经常满堂彩。
天津泰达自职业化以来,对于外援的选择难言出众,有惊喜有失误,毁誉参半。但对于外援中卫的甄选,天津泰达几乎从未走过眼,虽然名气绝非多大,但实力从无等闲之辈。
至于上面提到三位外援,都是天津泰达历史上的佼佼者,都给天津球迷留下过美好的回忆。我个人认为,如果比对巅峰年代的职业水准,乌拉圭人古斯塔博无疑占得头筹,但对于天津泰达的贡献和在天津球迷心中的地位,大佐无疑是历史最佳。
古斯塔博来的最早,在当年算得一位大牌,毕竟是在欧洲和南美主流联赛有过效力经历的球员,能力应对中国联赛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他是天津泰达后防线的定海神针,他的经验和表现透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中文“没问题”是他的口头禅,无论场上场下时刻保持着温文尔雅、大方得体。
晓晓在古斯塔博之后到来,是黑又硬的类型,球风硬朗、上抢积极、作风顽强。利用角球机会头球破门屡有上演,而且还有一脚任意球功夫,难能可贵,因此深得天津球迷喜爱。
在天津球迷眼中,古斯塔博和晓晓是功勋外援,而佐里奇则是地地道道的自家人,那种情怀早已和天津本土孩子无异,这是对于大佐多年为了天津这座城市浴血奋战的高度认可。
佐里奇职业履历不如古斯塔博高光,身体条件也没有晓晓出色,但大佐是融入度最高的球员,攻守兼备的同时,身上那种领袖气质和霸气也是三人中最高的。
大佐不仅为天津泰达捧起了几十年来的唯一冠军奖杯,而且还把他的两颗门牙留在了天津的球场,这些天津球迷从未忘却。
说到不足,古斯塔博加盟之时已是职业生涯末期,更多是凭借经验和职业素养来踢球,虽然表现无可挑剔,但投入度相对而言没有晓晓和佐里奇高。
晓晓的缺点在于过于刚猛、柔韧有所欠缺,在球场上时常表现的上抢过猛或者说有点冒失,沉稳不足。
大佐攻守兼备、能力均衡,但限于身材高大,回放转身稍满是个短板,遇到速度型前锋往往会陷于狼狈,也是美中不足吧。
说了这么多历史功勋,捎带谈谈如今的外援中卫巴斯蒂安斯。虽然巴斯蒂安斯在上轮中超客场大胜上海绿地申花的比赛中表现亮眼,但相比上面提到的三位前辈,巴斯蒂安斯明显逊色不少。
我个人认为,续约巴斯蒂安斯对于天津泰达实力的提升不大,在如今阿森纳组合配合默契、渐入佳境的局面下,天津泰达急需寻找一名组织型中场外援来掌控比赛节奏、提升进攻层次,类似此前烈鸟那种类型。
至于中卫位置,如今本土的杨帆、刘洋完全可以挑起大梁,
不知各位天津泰达球迷以为如何呢?
广厦摘下法甲顶级控卫,搭档孙铭徽或有望冲击CBA总冠军!
据法国媒体报道,上赛季效力于法甲勒瓦卢瓦队的核心后卫威尔.卡明斯已经与浙江广厦完成签约,将于近期前往中国。
威尔.卡明斯,出生于1992年10月,身高189cm,臂展198cm,2015年参加NBA选秀后落选,被火箭队签约出战夏季联赛,但未能留队,随后接连效力NBA发展联盟、意甲联赛,2018年随球队拿下欧洲杯冠军。
上赛季效力于法甲联赛期间,场均拿下17.2分+3.5板+6.9助攻,投篮命中率50.4%,三分球命中率38.9%,罚球命中率87.7%。卡明斯身体条件并不出色,但有着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大局观,投射能力也非常出色,上赛季是法甲联赛罚球最多的球员。
广厦男篮本赛季吸取钱德勒和奥卡福的教训,没有纠结于从NBA中寻找外援,而是签下已经在欧洲打出名头的卡明斯,这名球员不仅可以与孙铭徽形成双人组织,也可在关键比赛弥补孙铭徽投射不稳定、性格不冷静的缺点。
如果从外援与国内球员的实力对比看,中超根本就没有什么强队。基本每支中超球队,队内都有一两个在中超赛场拿得出手的外援,这些外援无论所在的球队强弱,他们都可以凭借个人能力给中超任何对手的本土防线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球队敢于用纯本土球员构筑防线?即便是争冠级别的球队,也大概率需要在防守端有外援助阵。如果非说只有外援后卫便算不上强队,那中超确实没什么强队。
现在中超各队的外援,都是攻防两端关键位置上的球员,这是中国本土球员整体水平差决定的。像欧洲五大联赛那样,内外援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出现,这是因为他们的本土球员就“外援”整体实力相差无几,球队引援只需要考虑球员特点就行了。而中超球队,由于内外援之间的整体差异,加上外援人数的限制,那各俱乐部只能将有限的外援名额用在阵容的关键位置上。
只有弱队才会用外援后卫,这个说法是显然站不住脚的,这个关键还是看球队的建队思路。现在争冠区的球队广州恒大、北京国安都在使用外援后卫,包括曾经的山东鲁能、江苏苏宁等队都使用外援后卫,你能说些队都是中超的弱队?
我个人觉得中超联赛最好的中后卫,应该算得上是曾经江苏舜天时代的埃雷尔森了。不论是身高,力量,速度都是标准的中后卫配置。虽然当时,舜天时代的年轻国内球员很出彩,后防线的稳固也是球队取得好成绩的最大保障。效力球队很长,没有更换过其他球队也是一个优秀职业球员的榜样!
谢谢邀答。
中超大牌外援前锋的加入,对本土后卫的影响肯定是积极的,只是不可能达到题主希望的脱胎换骨的升华。
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踢上中超主力的球员绝大多数都已超过23岁,这个年龄的球员无论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还是球商,(这里姑且叫球商,就是踢球的智商和情商综合体),都已经定型,与强大的对手交锋能够提升的内容,仅限于看清楚自己的弱点以及思考以目前自身的能力如何做的最好等这些既定层次上。而且这些可提高的方面,往往因人而异,不成系统,不同的队员得到不同的经验教训,甚至有可能只得到针对某个大牌前锋的防守路数,再换个前锋就不管用了。所以说提升肯定有,至少起到了知己知彼的功效,但对于23岁以上的球员提升空间和可塑性已基本定型的情况,可以说只会带了一些量变,不会带了质变。
那么中国足球怎么做才能实现根本性改变呢?还是小平同志那句经典的话:”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要多培养基础扎实,球商高的青少年才是正道,不能急功近利,要踏踏实实的搞足球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校园足球和各级业余联赛,搞好青训营,源源不断的输送职业足球人才,再通过提高职业联赛竞技水平,也就是所谓大牌外援的加盟而提升队员水平。
内因先解决了,外因才会起作用。现在做起,希望10年计划可以让中国足球一鸣惊人。
根本问题不是请多少大牌外援,而是中超节奏慢,养生!换句话说,中超的节奏慢,不是几个大牌前锋外援就能提高的。
一、中超外援前锋,速度快过阿兹蒙的,几乎没有。中国队的对手是沙特、卡塔尔和伊朗的快速前锋。
二、外援前锋在中超几乎都是单干,团队协同的机会不多,难以对中国本土后卫持续施压。
三、面对外援前锋,中国后卫即使停球1米5高或5米远,也不会被压迫导致丢球。不是外援前锋不努力,而是没有整体和速度的支撑,恰恰表明,中超是个养老的联赛。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中超和5大联赛对顶级球员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大牌唯一来中超的理由是收入大幅增加。
四、中后卫失误,在于踢球习惯不好、不果断,脚下频率较慢,可能和年龄结构老化有关。试想如果长期踢养生足球,忽然加快节奏,那肯定会出现更多的失误。
主要问题是咱家联赛已经定型了,整体水平太弱,靠几个外援想改变整个联赛的习惯是不可能的。反而是联赛里慢悠悠习惯了,把外援都带的慢悠悠了,大家都变成感觉抢不到就不抢了。
我从甲A开始看中国联赛,以前的比赛强度比现在高很多,至于现在为什么变成慢悠悠的,我不知道。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中超所谓水货一回去法甲巴甲土超俄超立马打了***一样,很多走了或者租借出去都能爆发的,为什么在中国不行?环境使然。你在一个生活很悠闲的地方也会懈怠,一样的道理。大牌前锋是不少,但人家就能发挥出30%,拿出真正实力的没有。到大赛了,人家真拿出100%,当然不适应了。
说句不好听的,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中后卫是一个比较吃经验的位置,一般29岁左右达到巅峰。所谓的巅峰就是防守比较稳定,并不是要多么犀利。抢断卡位意识要有,出球比较合理。看看国足这几个丢球,就是因为中后卫出球犹豫,犯下大错。冯潇霆是目前国内中后卫的翘楚,第一个球就是因为他的大意,想拿球但是身体没有拼过,其实直接踢出去就完事了,自己盲目自大。说一说中超,其实国内这些后卫大都比较年轻,年轻后卫先不说技术,你看看这些后卫的身体,石柯这大肚腩,就是面对再强的外援,让他去练,去积攒经验,他能有多少进步,就是意识跟上了身体能跟上吗?脚下技术粗糙,只会一昧的开大脚。在中超还有强力的中场外援做屏障,在国足面对人家前锋,直接被打垮了
谢邀。大牌外援请的再多,和我们后卫能力提不提高也没什么关系!一是人家外援过你很轻松,没必要全力以赴,只使出三成力就足够了。加上你自己又不思进取,水平怎能提高?二是中超各队请的外援不仅仅是锋线,还包括中卫和后卫,本土后卫就是敲敲边鼓的角色,主要防守力量还是靠外援!你看看中超几支排名靠前的球队,那支不是三条线都是外援坐镇?所以尽管中超踢得红红火火、眼花缭乱,实际我们后卫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提升多少!该养生的还是养生、该散步的还是散步,反正踢好踢坏钱也不会少挣,何必冒着受伤的危险呢?加上国内踢球的就那么几个,踢得好的更少,基本不会有什么竞争对手,所以没必要去苦练训练;与其去刻苦训练,还不如去喝喝小酒、泡泡美妞,岂不是更舒坦?看看我们周边国家,人家的足球水平都在突飞猛进,只有我们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像昨晚遇上波斯铁骑,输个0:3已然是很幸运了!体力、速度、个人技术?我们哪点有优势?可以说是全面落败!唉!中国足球,还是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