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字应该没有任何一届奥运会(包括冬奥会)超过1000亿美金,但是真实情况,你懂得。
。。目前官方数字花费最多的是俄罗斯的索契冬奥会,为510亿美金。其他如下: 2010年伦敦奥运会 花费145亿美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 花费破表,超过400亿美元,具体数值无法估量…… 2004年雅典奥运会 花费130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 花费60亿美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花费17亿美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花费70-94亿美元历届奥运会举办的确价格不菲。
举办一场奥运会成本有多少其实是因地而异的,这取决于这个国家要举办的规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费用绝对不菲。
奥运会的可计算支出以上一届伦敦为例:
(1)电力,水道设施以及基础公共设施建设28%,
(2)媒体中心,奥运村建设18%,
(3)场馆建设16%,
(4)公园建设项目13%,
(5)交通建设13%,
(6)其他支出12%。
其实关于这一问题,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
当时运动员的差旅费、食宿费由各个国家承担绝大部分,各个国家的奥委会需要根据本国运动员和随同人员的人数向举办国组委会缴纳一定的费用,不足的部分由举办国组委会补贴。对于裁判、国际体育官员、所邀请的客人而言,他们所产生的费用由组委会和国际奥委会承担。
第二个阶段始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由承办国负担运动员及相关人员的费用就成了惯例。不过这可坑坏了2004年举办奥运会的希腊,希腊雅典为此投入了150亿,远高于46的预期,为此不得不举债,被人认为是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的催化剂。
从2008年起,国际奥委会规定承办国必须同时承办奥运会和残奥会,而且待遇和服务水平必须一致,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奥运会(夏奥、冬奥)还是残奥会,从2008年之后,各国运动员及相关人员的差旅费、食宿费都由承办国负责支出。
外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费用是主办国出。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世界体坛运动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四年一届,从1896年开始举办首届奥运会,只在二战时停了两届,从末间断,有百年以上历史,各国都争相承办奥运会,以促进本国体育水平和经济发展,并且有相当大的商业价值和巨大利益。
参加奥运会的各国代表团及运动员的费用,由主办国承担,包括食宿及训练场地,但不包括来回往返机票,尽管主办国负担较大,但通过商业开发及转播权销售,基本做到收支平衡,但商业价值巨大,也带动了赛会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得大于失。
奥运会费用由举办国承担。按照国际惯例,无论是夏季奥运会还是冬季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所有费用都由盛会承办国承担。
但是随着奥运会规模、影响的日益扩大,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渐渐被打破了。实际上,从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商业赞助就一直伴随着奥运会的发展。
奥运会费用及收入分配:
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再就是TOP计划(即奥运会合作伙伴计划)所有收益的33%,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这就是国际奥委会总体收入运营方面提供给北京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