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曼联,放弃联赛豪赌欧联杯,进入欧冠,去年的利物浦杀入欧冠决赛,赚的盆满钵满,热刺更不用说,联赛前四,欧冠常客杀入16强就是超额完成任务。再看今年利物浦领跑联赛欧冠进入16强,在主动放弃足总杯的情况下,还是显的后劲不足。我们来看看曼城,赛季到了这个阶段,在多赛一轮的情况下暂居首位,欧冠16强对手较弱,足总杯 联赛杯,四路齐头并进,阵容完整,兵强马壮。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索尔斯克亚所说的冠军不知道是指的什么,大概率是足总杯。从波帅的挣四论,到渣叔对挣四论的支持,再看看三德子对波帅的恋恋不忘,基本可以看出曼联管理层的态度,少花钱(完全可以比热刺投入多),多办事,赚足了利润才是最最重要的。同时也承认了曼城必将成为英超球队霸主的事实。这也是索尔斯克亚完全理解了管理层的意图的一种表示。没办法毕竟不是每个俱乐部都能有一个石油老爹的。
在这种思想下,英超 多年的霸主曼联,以后也就是挣四的命了,或许有机会偷个足总杯,想***三冠王的荣光,遥遥无期了。在足球理念上穆里尼奥很功利,在做人做事上索尔斯克亚很功利。
索帅这是安定对内情绪的言语,做为平民版神话的缔造者,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何况索尔斯克亚以前还是曼联青年梯队的主教练。
曼联的确有许多优秀的年轻才俊,他们不断的进步是会带来一个时代,但是当今球坛不买巨星现实吗?娜娜的温格就喜欢养小牛,然后屡教不改,结果年年争四狂魔,最后还是加入到买买买的行列,养小牛是一些球队的经营策略和生存之道,曼联的青训是欧洲顶级,培养自己的巨星是正确的,但是买还是要买,市场需要,球队需要,球迷也需要巨星,这是效应理论,是卖点是趋势。
曼联不是没有资金没有能力,虽然跟鼎盛时期的声望不能比,但是底蕴还在,巨星也不是必定不来。问题是曼联究竟买谁能根本解决问题,后防买了好多人依旧是漏勺,中场和锋线也没有必买人选,所以能买谁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历史上的超级豪门,作为英超最有钱、最赚钱的俱乐部,曼联恰好需要冠军,需要名帅,需要超级巨星来提振股价,报答球迷。
欧冠主场被巴黎摩擦、碾压,基本上是破灭了进入下一轮的希望,这不是任何曼联人愿意面对的。
索尔斯克亚的这句话,让人感觉到超级打工者的无奈。
谁不想要超级球星呢?想当年,索尔斯克亚的球员时代,曼联队里算是超级巨星,为何到了他自己当主教练,就要看三德子的脸面,摸着黑人刺头们的***,说些违心的安抚的话呢?这可不是情商高的表现,实际上对球队长远发展没什么好处。当然,他可能知道自己就是过渡教练,当个老好人不错。
窃以为,与索尔斯克亚的言论相反,曼联在炒掉魔力鸟,欧冠即将出局之后,为了球队的未来,真应该考虑一下对人员和主帅进行升级。
看看欧冠主场面对巴黎丢掉的两个进球,以多防少,但站桩式眼神防守,充分说明球员意识和教练部署,都差欧洲顶级太多。
本场为联赛杯四分之一决赛,切尔西上周末客场2-1取下布莱顿后继续稳居联赛第4,此前的欧联杯也是顺利出线,球队近6战4胜1平1负整体表现平稳,而本赛季斯坦福桥也尚未有过被攻陷的经历(各项赛事13场10胜3平);此役球队主力前锋莫拉塔(14场5球)、翼卫摩西(2场)和小将范-金克尔伤缺,核心阿扎尔(16场8球)出战存疑,为应对多线作战主帅萨里也会对阵容进行轮换。
伯恩茅斯近况则比较糟糕,上轮联赛客场0-2不敌狼队后近7轮仅有1胜6负,联赛排名则已由第6滑落至第11,此外球队阵中目前伤病较多,主力后卫史密斯(12场1球)、中场库克(13场)及戈斯林(12场)3名常备主力伤缺,队长弗朗西斯(15场)、头号射手卡伦姆-威尔逊(16场8球)和后卫明斯(4场)都处于伤疑状态,中后场减员较为严重。
本场亚指开出切尔西-1.5的让步,幅度与两队近几次交手时相当,蓝军人气、实力与客队都不在一个层面,加之客军阵容不整且近况堪忧,本场市场焦点尽在主队,不过由于比赛的性质的缘故,-1.5的让步对于主队来说还是会有阻力产生,目前而言唯一的问题在于欧亚指数上差异较大,另外后市存有一定向下调整的可能性,综合考虑之下,本场还是建议平局+切尔西(-1)平的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