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了比赛,确实非常***,雷阿伦拯救了热火,拯救了詹姆斯,波波维奇换下邓肯主要是出于防三分的考虑,因为那时候马刺领先三分,只要热火不投进三分就好了,结果没想到,第一个三分是没进,但是篮板被博士抢到了,这可能就是命吧。
老眼昏花?
个人觉得那是一次糟糕的决定 有邓肯在全场波什都被压着打 换下邓肯让波什关键时刻抢下一个篮板 我是一个马刺迷 更是邓肯的粉丝 波波的特点是常规时间做好每个细节 但是我真觉得 他在关键时刻执教能力不如菲尔杰克逊 总决赛被雷阿伦绝杀 季后赛被费舍尔 保罗绝杀 常规赛欧文 还有麦蒂35秒13分等等 马刺做背景被绝杀的次数差不多是最多的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竞技体育谁也没错,莱昂纳德两罚一中,如果2罚全中估计也就拿下了,再往后说,就算不换下邓肯未必能保证拿下篮板,伟大的表现肯定有背景,但是作为背景的人就一定会被骂愚蠢吗?没有马超最后的失误怎么成就麦迪的35秒时刻。
历史上太多伟大的时刻都是马刺做背景 雷阿伦总决赛的三分 麦迪时刻 老鱼费舍尔0.4秒的绝杀。。。 其实不只是这些赢家球员显得伟大 背景帝同样伟大 能把这些巨星逼到这种地步。
那其实就是一次很普通的换人,只不过很多球迷喜欢从结果反推原因,再加上一些评论员刻意制造话题,从而放大了那次换人的影响,波波维奇考虑的是最后要防守三分,邓肯移动速度慢,有可能换防不及时,如果邓肯没被换下,热火第一次三分就命中了,可能又会有声音说最后应该上小个子,保证换防速度。
这次换人恰恰说明波波维奇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不像某些教练,最后必须让当家球星在场上,这样输了自己责任也小一些。
与其相似的事件还有奥运会中国队打西班牙,最后时刻换下王治郅。也有很多阴谋论。一种说法是,篮协不希望王治郅成为英雄,因为他有黑历史,这纯属胡扯,要是真是这样干嘛让他进国家队啊?还有一种说法是,最后时刻要让姚明当英雄,也很扯,其实那次换人没那么多弯弯绕,跟邓肯很类似,王治郅也是移动速度慢,防守能力相对不如姚明,教练员有自己的考虑。
看过那比赛的都知道,那不是波波维奇第一次这样干了。
那一年波波维奇一直很喜欢这样的轮换,就是借着暂停以及对手的暂停或者是死球的时候,进行轮换球员。
有的时候就像是看NFL一样,进攻的时候换上一个球员,防守的时候换上另一个球员,甚至犯规的时候也会换上不同的球员。
比如说当年的红军巴马特邦纳,上场头一个球进了,半场回防的时候立刻无球犯规请求下场,都是当年波波维奇的骚操作。
而那一年的总决赛也相当特别。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马刺核心阵容GDP已经开始老化,帕克是最年轻的,身体素质算三人里最强的;吉诺比利更多是承担从替补出发的第六人的角色,消耗也不算大;唯独邓肯是最辛苦的,进攻端防守端都要靠他支撑,年纪也最大。
为了适应比赛节奏,邓肯还坚持减重,提升体力和机动性,可以说是为球队付出了太多。
波波维奇心疼邓肯,就会在有的时候换下邓肯来休息,让迪奥和斯普利特上去顶替邓肯,然后在进攻的时候再换上去。这样可以让邓肯保留更多的体力在进攻端,不至于被累垮。
总决赛也这样操作了很多次。
大多数时候这种方法还不错,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关键的时候,就是在邓肯换下去那一瞬间发生的。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雷阿伦的那个三分堪称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
这个换人由如今的结果来看是失败的,但并不是不合理。邓肯被换下或许跟那两个篮板球有关系,又或许没关系,当时尽显疲态的邓肯,在移动速度和防守效率上已经很吃力了,换上体力和移动速度更好状态的球员上场来限制骑士队的外线。
戏剧性的就是,第一轮进攻防下来了,可丢了篮板,波什抢下进攻篮板,传给底角的雷阿伦,教科书式出手打进三分,比赛被拖进加时,最终马刺输掉系列赛。
这就好比做选择题,一个是高概率事件惨败低概率事件,即换下疲惫的邓肯,马刺防下那次外线进攻,这个概率有六成,马刺抢到后场篮板球的概率也有六成。而不换下邓肯,马刺防守下来那次进攻的概率只有五成,而抢到后场篮板的概率有七成,综合概率换下邓肯更有利于球队取胜。
可事实是,低概率事件的墨菲定律主导了那个结果,比赛没那么多如果,存在的结果是少有的,所以精彩,所以经典。
如果那场比赛勇士赢的话,那么库里目前可能已经拥有4枚总冠军戒指,而詹姆斯只有2枚,只可惜没有如果。
勇士在当赛季取得了73胜9负历史第一的常规赛战绩,在西决遭遇雷霆顽强狙击的情况下,勇士还是有惊无险的闯进了总决赛,他们的对手正是詹姆斯领衔的骑士。其实,相比之前的一个赛季,勇士变得更强了,所以当时依旧没有多少球迷看好骑士。
果不其然,勇士在前四场取得了大比分3-1的领先,总冠军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然而剧情却在后三场发生巨变,包括格林被禁赛,博古特伤退等等,骑士趁机连赢两场将系列赛拖进了抢七。尽管第七场是勇士主场,但势头却完全在骑士这边,詹姆斯和欧文似乎已势不可挡。
第七场,库里和詹姆斯的发挥并不理想,前者19中6,后者24中9,作为各自球队的领军人物,面对这样一场定胜负的比赛,心态多多少少会发生些变化,就如同10年总决赛G7的科比。比赛之所以能够打得很胶着,完全是因为其他角色球员的不错发挥。
格林全场15中11砍下32分,欧文23中10拿到26分,并且在第四节关键时刻迎着库里命中了一记几乎锁定比赛胜利的三分球,当然,詹姆斯之后对伊戈达拉的那个封盖同样关键,随着库里的三分不中,勇士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骑士在自己的主场捧得了奥布莱恩杯。
不得不说,在那轮系列赛后三场,骑士明显是表现更为出色的球队,他们也完全配得上这座总冠军,当然,可能会有勇士球迷反驳,勇士是输给了裁判。无论裁判因素也好,球员自身也罢,比赛结果是不会改变的,再说,判罚本来就是比赛的一部分,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
那次失利之后,也更加坚定了勇士引进杜兰特的决心,没有后者的加入,可能也就没有之后的两连冠,欧文也可能就不会离开骑士。时至今日,库里依旧对那场比赛耿耿于怀,毕竟,在3-1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翻盘,实在是憋屈,更何况还是在总决赛这样的舞台上。
如果那场比赛勇士赢的话,那么库里目前可能已经拥有4枚总冠军戒指,而詹姆斯只有2枚,只可惜没有如果。
勇士在当赛季取得了73胜9负历史第一的常规赛战绩,在西决遭遇雷霆顽强狙击的情况下,勇士还是有惊无险的闯进了总决赛,他们的对手正是詹姆斯领衔的骑士。其实,相比之前的一个赛季,勇士变得更强了,所以当时依旧没有多少球迷看好骑士。
果不其然,勇士在前四场取得了大比分3-1的领先,总冠军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然而剧情却在后三场发生巨变,包括格林被禁赛,博古特伤退等等,骑士趁机连赢两场将系列赛拖进了抢七。尽管第七场是勇士主场,但势头却完全在骑士这边,詹姆斯和欧文似乎已势不可挡。
第七场,库里和詹姆斯的发挥并不理想,前者19中6,后者24中9,作为各自球队的领军人物,面对这样一场定胜负的比赛,心态多多少少会发生些变化,就如同10年总决赛G7的科比。比赛之所以能够打得很胶着,完全是因为其他角色球员的不错发挥。
格林全场15中11砍下32分,欧文23中10拿到26分,并且在第四节关键时刻迎着库里命中了一记几乎锁定比赛胜利的三分球,当然,詹姆斯之后对伊戈达拉的那个封盖同样关键,随着库里的三分不中,勇士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骑士在自己的主场捧得了奥布莱恩杯。
不得不说,在那轮系列赛后三场,骑士明显是表现更为出色的球队,他们也完全配得上这座总冠军,当然,可能会有勇士球迷反驳,勇士是输给了裁判。无论裁判因素也好,球员自身也罢,比赛结果是不会改变的,再说,判罚本来就是比赛的一部分,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
那次失利之后,也更加坚定了勇士引进杜兰特的决心,没有后者的加入,可能也就没有之后的两连冠,欧文也可能就不会离开骑士。时至今日,库里依旧对那场比赛耿耿于怀,毕竟,在3-1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翻盘,实在是憋屈,更何况还是在总决赛这样的舞台上。